记者任珊珊 黄蓉芳 通讯员孙奕宣
医学指导/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黄启辉副教授
五类误区会令进补效果打折扣;进补也要分男女老幼,因人制宜,最好找医生辨证后再行治疗。
立冬之后,许多老广便遵照传统开始进补。但补后常觉得肠胃不适,有人便认为自己“虚不受补”,放弃了进补计划。中医专家指出,其实问题不在于进补的食物,而是因为进补的方法不对。冬令进补,最好先做“引补”,调理好肠胃功能,才能令进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五类人最宜进补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黄启辉副教授指出,广州地区入冬前后,随着寒意渐生,体内代谢下降,体力消耗减少,此时进补,不仅能固本培元,使身体正气恢复,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,使体内的阴、阳、气、血、津液得到充实,使身体进入到最佳状态。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人,大多精神压力较大,工作超负荷,晚上熬夜情况较多,所以经常会因睡眠不足等原因而有疲劳乏力、精力下降之感,因此适当进补有助于消除疲劳、调节人体阴阳平衡。这也是为什么俗语会说,“秋冬进补,春天打虎”。
还有一个因素是,进补所用的药物多数是温性的,冬季吃不容易上火,而且冬季吃,补肾的效果比较强。“秋冬进补适合所有人,五类人更要进补。”黄启辉说,中老年人、办公室工作者、脑力劳动者、身体较虚弱者或者平日容易感觉疲劳而力不从心者,秋冬进补更能祛病驱邪,调和气血,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。
进补要避免五误区
不过,专家指出,进补也要避免五个常见误区,否则会令效果打折扣。
误区一:不调肠胃就吃大餐
“虚不受补”,是人们放弃进补计划的最常见理由。其实,这一认识有一定错误。黄启辉指出,问题出在进补前没有做好“引补”,导致肠胃无法耐受“大补”。什么是引补呢?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,可吃些健脾开胃药物,如党参、太子参、炒薏苡仁、山药、莲子、砂仁等,然后再吃大餐。
误区二:人人都说好,我也买回家
人人都说好的补品,最好别盲目跟风。“一定要根据各人的体质来选择补品和进补方式,在进补之前应先了解自己的体质。”黄启辉说,经常有人不辨体质,看到别人进补什么自己也跟风,或者想当然的认为自己“缺什么,要补什么”,结果往往达不到进补的效果。
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种:平和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气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气郁质、血瘀质、特禀质。而人们的体质往往不是单一的,而是几种体质的混合,例如,有人可能既有阳虚,又有气虚,同时还有痰湿症。混合体质者和单纯的阳虚或气虚的进补法不同。辨证错了,就会让人觉得“进补没用”。
“还要强调的是,伤风感冒时不能进补,不管是温补的人参、鹿茸,清补的沙参、玉竹,还是平补的枸杞、燕窝,都一概不能食用。”黄启辉说,等感冒完全好了之后,再行进补。
误区三:一家人分享两片黄芪
补品虽好,也要细水长流。有人喜欢一次用药材较多,导致出现“上火”,也有人“惜药如金”,一点药材煲汤给全家喝。“进补的药材,必须遵循‘量要少,持续时间长’的原则。”黄启辉说,人参每人每次不超过5克,每周服一到两次。阿胶每人每次不超过10克。剂量大了会出现副反应,但剂量太小也不奏效。曾有一名老伯,听说黄芪补气,每次煲汤,不管用什么汤料,都要往里面放两片黄芪,煮上4升水,全家人一起喝两天,这样的用法当然起不了什么效果。
误区四:浓茶送药,不如不补
黄启辉说,尽管药食同源,药材可以制作成食物入膳,但药材也是药,进补要遵循服药的原则,不能用浓茶送药,如吃人参、花旗参时喝浓茶等,同时也要注意中药的“十八反”、“十九畏”原则,以免药物相互作用,给人体带来伤害。这些服法禁忌大有讲究,详情可咨询中医师。
误区五:进补=喝药?
俗话说,“药补不如食补”。“很多人重视进补的方剂,却忽视了日常饮食里,也有很多效果上好的进补材料。”黄启辉说,例如羊肉是治疗气血两亏的上好食品,雪梨则可以滋阴润燥,是养阴的好帮手等。药补在于扶正,食补在于养生,两者不可或缺。
专家
提醒
进补食疗
因人制宜
进补也要分男女老幼,因人制宜,最好咨询过中医意见,确定辨证再行治疗。以下几款汤水,仅供参考(一人份量)。
男士篇
1.熟地杜仲瘦肉汤
用料:瘦肉50克,熟地20克,杜仲10克,大枣3枚,生姜2片。
2.猪腰黄精枸杞汤
用料:猪腰1只,黄精15克,枸杞10克,生姜3片。
3.肉苁蓉猪尾汤
用料:猪尾1条,肉苁蓉20克,黑豆15克,大枣3个,生姜2片。
女士篇
1.熟地首乌瘦肉汤
用料:瘦肉50克,熟地20克,何首乌10克,大枣3枚,生姜2片。
2.党参黄精枸杞瘦肉汤
用料:瘦肉50克,党参15克,黄精15克,枸杞10克,生姜2片。
3.参枣当归牛肉汤
用料:牛肉50克,党参15克,当归10克,大枣5个,生姜2片。
老人篇
附子羊肉汤
将250克羊肉洗净,切成小块;将25克杜仲、30克附子、15克熟地用纱布包好;再将所有的材料以及葱、姜、盐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的水,把所有的材料都盖过,用大火煮沸,再转成小火慢慢炖煮至熟烂,起锅前捞起药包,即可食用。特别适合那些脾胃虚寒、肝肾功能减退的中老年人。
儿童篇(6岁左右)
太子参莲子瘦肉汤
用料:太子参10克,莲子15粒,瘦肉2两。一天一次,连服15天。适合脾胃虚弱、体弱多病的儿童。